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信息 - 学校新闻 - 正文

【党代会专栏·发展巡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思想聚力领航向 守正创新谱华章

发布时间: 2024-01-03点击:

擎旗帜、固阵地、展形象、守正创新谱华章。五年来,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砥砺奋进。理论武装卓有成效、思政工作成绩突出、意识形态健康稳固、文明创建巩固提升、内外宣传正面强劲,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一、深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素养,筑牢理想信念。

校党委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落细落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以学思践悟的实际行动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拥护“两个确立”。

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提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做到夯实理论学、紧跟形式学、突出实效学。每年年初下发中共榆林学院委员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以党委示范引领带动各二级党总支理论学习,提升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质量,加强二级学院中心组学习督导。五年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60余次。把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作为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增强履职本领、提高履职质效的第一抓手。推动理论学习由传达学习向交流研讨转化,求深求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积极倡导全体党员干部开展自学。2018年,校党委中心组荣获度全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单位、2020年度榆林市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单位,2021年校党委书记张新柱代表学校在省属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座谈会上作交流。

抓好党委理论宣传团建设,组建了理论素养强、宣讲水平高,以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为主力的宣讲队伍。坚持守正创新,结合我校实际和师生受众特点,探索分众化、场景化、互动化等理论宣讲形式,结合重大宣讲主题,开展集体备课、理论研讨,紧扣师生思想实际,不断增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头脑、进入实践,落地生根。五年来,班子成员学习宣讲400余次。仅2023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处级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达146次,探索形成了“组-系-院-校”的四级联动学习模式。

二、围绕中心工作,推动媒体融合,强化新闻宣传。

推进新闻传播能力建设,树立“把版面留给基层,把镜头对准师生”的理念,讲好学院故事、传播好学院声音,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让新闻宣传更有力量。推动学校官网、校报、广播、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媒体融合,积极开拓新的宣传平台,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规范新闻采编、审核、发布流程。2023年,学校出台印发《榆林学院新闻信息发布与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管理。紧紧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榆林学院(绥德师范)建校10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五乐育人”工程、学风建设、作风建设等中心工作,充分利用学校官方媒体,开辟了【主题教育】【百年校庆】【聚焦审核评估】【学术报告】【聚焦学风建设】【有暑期没暑假】等专栏,及时发布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动态,提高宣传面;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红色文化、推动校园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制定《榆林学院新闻宣传奖励办法》,优化“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奖项设置,调动和发挥各部门、各院系和师生员工新闻宣传工作积极性,形成宣传大格局。 五年来,在院系-部门-学校三级联动下,官网稿件突破新高,接近3000篇;更新电子显示屏近1000条;官方新媒体平台推送微信推文1000余篇;官方微博发布博文上万条;官方抖音账号发布视频近200余个;(2023.12.11——2023.12.17)抖音号影响力指数全国排名31,全省第一。2023年5月4日隆重举行“榆林学院(绥德师范)庆祝建校10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全校宣传队伍圆满完成了校庆宣传和氛围营造工作,并高质量推出校庆宣传片和宣传画册。

积极开拓中省主流媒体宣传渠道,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科学选题,精心策划,推出有深度和影响力的宣传报道。在中省市《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榆林日报》等30多家媒体刊发涉校正面宣传800余条,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招生就业、办学特色、办学成果、大学生科技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成果进行推介,形成了良好的对外宣传氛围。

三、坚持多措并举,建强宣传队伍,提升宣传效能。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要求,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抓整体、整体抓,同步抓好宣传思想文化队伍、新闻采编队伍、网宣网管队伍、网评员队伍,舆情监测队伍,打牢队伍建设基础,打造以教师和学生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素质过硬、能力过硬、梯队合理、爱岗敬业的新闻宣传队伍。宣传部组建了广播台、大学生记者团、微信制作部、影视制作部等学生团队,各部门拥有媒体负责教师,各院系均成立了各自新媒体团队,媒体融合团队逐步形成。

定期组织宣传思想工作培训,邀请中央媒体、陕西媒体、地方媒体的资深新闻人对运营学校媒体的师生进行专题培训。常态化业务交流、考察学习,不断提高对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分析、预判、处理能力,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确保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顶得住、打得赢。五年来,学校新闻工作者产出了一批好作品,荣获中国高校好新闻奖10多项,陕西高校好新闻奖30多项,榆林好新闻奖10多项,其中《屈雷:把论文写在羊圈里》荣获陕西新闻二等奖。

四、打造文化高地,推进品牌建设,筑牢文明阵地。

近些年,学校着力打造内涵“奋斗”的校园文化品牌,使这所历经百年奋斗的学校在“奋斗”精神的滋养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和传承红色校史资源,用红色教育启智润心,培根铸魂,不断创新开拓新的红色教育场所,从校史中增强爱校荣校情怀,自觉赓续红色血脉,主动弘扬奋斗精神。将学校图书馆正门前广场打造为“奋斗”广场。专题网站宣传乐讲铸魂、乐读启智、乐跑强体、乐唱育美、乐劳塑品的“五乐育人”体系。新生思政教育“三步曲”观看学校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的红色话剧《李子洲在1929》,参观获批首批陕西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的百年校史馆,阅读路遥著作巜平凡的世界》,引导学生了解校史校情、传承“奋斗”精神、树立理想、规划人生,系好成才的第一粒扣子,与“五乐育人”协同发力,共同奏响了思政育人强音,将独特的文化气质植根与教育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申报的《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奋斗精神——榆林学院融入师生血脉的大学精神》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全国铜奖。申报的《陕北秧歌剧目编创人才培养》获得“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批准立项并展演成功。《基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红色资源的思政课铸魂育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重走转战陕北路”成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修的品牌活动。“陕北千人秧歌”展演活动登陆央视《新闻联播》。大力宣传“榆溪学者”“最美榆苑人”“四有好老师”等,发挥身边榜样力量,为全校教师发展树立追求卓越的标杆。积极配合榆林市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学校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次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五、坚持党的领导,筑牢安全防线,夯实意识形态工作。

学校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全领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副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校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所在党支部、联系学院、分管部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各负其责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先后出台了《中共榆林学院委员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中共榆林学院委员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榆林学院新闻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榆林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成果)意识形态审查办法》《榆林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暂行)》《榆林学院校园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阵地管理,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落实“一会一报”“三审三校”等分级管理制度,严格课堂、论坛、讲座、报刊等阵地管理,突出新媒体规范化建设。防范校园非法传教渗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五年来,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平稳,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位,网络信息安全、师生思想动态平稳有序。2022年、2023年,我校连续两次荣膺省属高校领导班子考核“优秀”等次,进一步激励我校夯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拿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以久久为功的耐力与发展创新的改革劲头,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始终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全力以赴为特色鲜明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