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信息 - 学校新闻 - 正文

榆林市教育系统秧歌队荣获2025年全国秧歌展演最佳组织奖

发布时间: 2025-03-04点击:

3月3日,榆林市召开文化旅游文物广电工作会和陕北榆林过大年全国秧歌展演总结表彰会。会上,榆林市教育系统秧歌队获“2025年全国秧歌展演最佳组织奖”;领队王蓓蓓荣获先进个人。

全国秧歌展演是展示榆林形象、展现榆林文化、提升榆林魅力的宝贵机遇和重要窗口,为呈现这场视听盛宴,榆林教育系统高度重视,会同榆林学院成立专项工作组,从榆林学院和市直学校遴选了119名师生,组成教育系统秧歌队。榆林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王蓓蓓为总策划,精心构思编排项目,历经两个月精心筹备和排练,圆满完成了全国展演任务,受到了广泛好评。

榆林市教育系统秧歌队主要表现为:凸显一个主题,做到三个创新,实现四个意图。本次展演,榆林市教育系统秧歌队紧扣陕北地域文化和教育实际,一是确定“非遗进校园成果展示”这一主题。将陕北秧歌与中国古典舞蹈、陕北民间音乐与说唱巧妙融合,以伞头扇子等为基本元素,以跑驴、演唱、秧歌舞等多元表演方式,一展陕北人的民俗风韵,一展榆林学生的人文积淀,一展非遗进校园的发展成效。

第二是做到三大革新。一是音乐伴奏革新,以经典民乐《金蛇狂舞》为基底,嵌套陕北民歌高亢旋律,更首度融入说唱节奏,编创的“秧歌说唱”引发年轻观众热烈反响。二是视觉展示革新,服饰设计将传统刺绣工艺与学院风剪裁结合,道具以市级花—山丹丹为原型抽象化设计,展现非遗现代化表达。三是肢体语汇革新,在陕北秧歌“扭摆走跳”基础上,糅合现代舞空间叙事,以跑驴、演唱、秧歌舞等多元方式呈现,丰富表演形式。

第三是提升四大实效。一是兼收并蓄特长提升群众喜爱度。在编排上注重吸收榆林市在国家级、省级秧歌演出展演获奖项目的特长,博采吸纳广场舞、儿歌等不同年龄段群众喜欢的内容形式,推动内容形式让不同类型的群众都能喜爱。二是注重融合创新塑造多个观赏点。跑驴中的音乐《小毛驴》融合了传统弹拨乐器三弦;说唱《榆林教育新格局》中,在音乐编曲领域,创新性地融合了陕北地区的传统乐器——二胡与唢呐,并与现代电声乐器如合成器、架子鼓、贝司、爵士鼓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跨文化音乐风格,让非遗进校园阶段性成果最大程度缩影展现。三是丰富展演群体提升秧歌吸引力。在遴选本土师生表演基础上,组织14位留学生加入秧歌表演,组成十二生肖方阵,让来自海内外的朋友领略中华文化魅力,为全国秧歌展演增添“国际范儿”。四是注重宣传推广提升榆林城市知名度。与陕西电视台榆林记者站、榆林传媒中心等权威媒体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录拍照片、视频,构建“报、台、网、两微、视频号”立体化宣传平台,通过新闻宣传、现场展演、嘉宾访谈、经验介绍等多元形式,在新华社、腾讯新闻、齐鲁晚报、三秦网、西部网、榆林网等众多媒体宣传展示,进一步提升榆林文化的魅力,推动榆林名片响亮全国。

榆林市教育系统秧歌队以创新的文化形式和表现方式,成为2025全国秧歌展演的亮点。今后学校将充分借鉴各地秧歌队好做法、好经验,树立新理念,挖掘新内涵,运用新技术,开辟新领域,力争推动下次的秧歌展演更出圈、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