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信息 - 学校新闻 - 正文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庆祝建校102周年系列活动之诗歌专题学术讲座:传承诗韵 共谱华章

发布时间: 2025-04-27点击:

值榆林学院(绥德师范)建校102周年之际,2025年4月24日—25日,由榆林学院科研处、文学院精心组织的诗歌专题系列讲座在五号楼303、305教室举行。此次讲座汇聚了国内诗歌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吸引了全校师生、榆林市诗词学会会员、榆阳区作协会员等200余人参与,为校庆系列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院长曹辛华,带来了《唐宋诗词生成原理的当代应用》的精彩讲座。他巧妙地将古典诗词与新诗创作相结合,深入剖析诗词吟诵方式与创作技巧。曹教授强调,古代诗歌与音乐血脉相连,具有独特的音乐美,朗读时应依音律节奏停顿拖音,即兴朗诵杜甫诗作,平仄间尽显诗歌韵律之美。在创作技巧方面,他指出“有趣”是诗歌的灵魂,鼓励运用动漫思维构建镜头,增添趣味性与画面感;灵活运用修辞和虚实相生手法,将抽象事物具象化;同时代入情感,以倾诉语气创作,让作品更具感染力。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评论部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林峰,围绕《诗词创作的炼字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他以古人作诗炼字的经典案例为引,指出炼字的优劣直接关乎作品成败。精妙的炼字能够美化语言、凝练画面、深化意境。林峰教授详细讲解炼字技巧,强调要对动词、形容词、数词和虚词进行精心锤炼,追求新颖独特,同时避免使用冷僻字词和晦涩典故,确保语言通俗易懂。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谭五昌教授带来《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诗歌写作》讲座。他以自身从小学教师到知名学者的奋斗历程为切入点,不仅分享学术见解,更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谭教授从九个维度深入分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诗的写作方向,剖析当下创作困境,强调优秀诗人需创造原创意象、提供本土审美经验,同时要在感受力、语言创新、表现手法、构思结构等方面下足功夫。讲座中,他结合《春江花月夜》《致橡树》《乡愁》等经典诗作,旁征博引,与学生频繁互动,讲唱结合,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三场讲座内容虽各有侧重,但都紧扣诗歌艺术的核心,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场学术盛宴。参与者在与专家的交流互动中,诗歌鉴赏与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更领悟到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此次诗歌专题学术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度传承与弘扬。在新时代背景下,榆林学院将继续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引导师生在诗歌创作与研究中,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让诗歌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让诗歌的魅力在榆苑校园生生不息、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