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信息 - 学校新闻 - 正文

【有暑期没暑假】炎炎夏日铸匠心 认证攻坚谱新篇——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冲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筹备

发布时间: 2025-08-07点击:

盛夏的榆林,骄阳似火,暑气蒸腾。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团队联合教务处质评部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材料的撰写与打磨工作中。与时间赛跑,全面检视专业建设水平,践行着“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

一、锚定目标:以认证为契机,推动专业建设提质升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对于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是对专业办学水平的权威认可,更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专业与国际接轨的关键一步。

“专业认证不是目的,而是推动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在暑期工作部署会上强调,“我们要以2025版申请书要求为纲领,全面梳理专业建设的成果与不足,将认证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以认证促建设、以认证促改革、以认证促发展’”。

自启动认证筹备工作以来,专业团队始终将认证标准作为专业建设的“指挥棒”。从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到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每一项工作都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展开。2025版申请书要求更加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以及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这与我校“立足陕北、服务地方、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高度契合,也为专业建设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

暑期,正是集中攻坚的关键期。为确保申请材料按时、高质量完成,专业团队早在放假前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从院系负责人到各教研室主任,从骨干教师到青年教师,大家主动请缨,放弃了陪伴家人、外出研学的机会,组成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攻坚队伍,在炎炎夏日里开启了一场没有假期的“攻坚战”。

二、攻坚时刻:凝心聚力,在细节打磨中彰显专业态度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材料撰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专业简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基地、质量监控等多个维度,每一项内容都需要以数据为支撑、以事实为依据,容不得半点马虎。2025版申请书对材料的逻辑性、规范性、真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呈现专业建设的成果,更要展现“持续改进”的闭环机制,这对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协作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一)分工协作,织密责任网络。为提高工作效率,专业团队按照申请材料的模块进行了精细分工:由专业负责人统筹全局,把控材料的整体框架和核心逻辑;骨干教师分别牵头“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与教学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等模块的撰写;青年教师则负责数据整理、案例收集、文献检索等辅助工作。每个模块成立专项小组,定期召开线上线下研讨会,确保各部分内容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呼应,形成有机整体。

(二)精益求精,在字斟句酌中打磨品质。“申请材料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都要经得起检验。”这是团队成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大家秉持“工匠精神”,对每一个段落、每一组数据都进行反复打磨。暑期的办公室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们围坐在一起,针对某一个表述展开激烈讨论;有人对着电脑屏幕逐字逐句校对,生怕出现错别字;有人拿着计算器反复核算数据,确保图表与文字描述一致。

(三)攻坚克难,以奉献精神书写担当。暑期的陕北,气温时常突破30摄氏度,办公室里老师们的额头布满了汗珠。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让不少人出现了颈椎疼痛、眼睛干涩等问题,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用浓茶、眼药水“续命”,咬牙坚持着。专业负责人身先士卒,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不仅要统筹协调各项工作,还要逐字审阅所有材料,平均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正是这样一群人的默默奉献,让专业认证材料的撰写工作得以高效推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团结、创新、卓越”的团队精神,也为榆林学院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三、蓄力前行:以认证为镜,展望专业发展新未来

经过一个暑假的连续奋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材料已初步成型。从框架搭建到内容填充,从数据核实到语言润色,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汗水。这份材料不仅是对专业建设成果的系统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

回顾整个过程,老师们纷纷表示,虽然牺牲了假期,但收获满满。通过材料撰写,我们对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发现了建设中的一些短板,这为后续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青年教师们则认为,参与认证工作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与资深教师的合作,自己对工程教育理念、专业建设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学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信息工程学院负责人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辛勤付出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计算机专业团队在暑期的攻坚表现,展现了院系教师队伍的责任与担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学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学院将全力支持各专业的认证工作,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目前,申请材料已进入最后的校对和完善阶段,团队成员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收尾工作中。他们深知,申请材料提交只是认证工作的第一步,后续任务依然艰巨。但他们有信心、有决心,以此次暑期攻坚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力争早日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培养更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贡献力量。

炎炎夏日,挡不住奋斗的脚步;认证攻坚,凝聚着教育的初心。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们用一个没有假期的暑假,书写了一曲奉献与担当的赞歌。他们的努力,不仅是为了一份合格的申请材料,更是为了专业的未来、学生的未来,为了榆林学院在工程教育领域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在这条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他们将继续前行,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教育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