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音乐学专业正式成立于2004年,专业代码为130202,授予学位为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有专职教师24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7名,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7名,在读博士4名,硕士学位者9名,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者2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0.9%。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落实国家有关教师教育的政策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理念,立足榆林,面向陕西,以红色音乐文化、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与师范教育、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学科人才培养特色;恪守学术道德,遵循基本学术规范,自觉履行学术诚信制度;秉持“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的红色育人理念和新时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坚定职业信念与良好师德, 具有基于中学生成长需要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具有扎实的音乐教育基础知识与音乐实践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及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能进行以美育为导向,能胜任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化合格教师。
专业核心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舞蹈、器乐即兴伴奏、和声、合唱指挥、音乐名作赏析、音乐教学论、中学音乐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等。
专业特色课程:录音与音乐采集技术、陕北民歌合唱排练与演出、陕北民俗音乐文化、陕北民歌解析与演唱、陕北说书等。
专业特色:
(1)本专业落实国家有关教师教育的政策要求,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理念,立足榆林,面向陕西,以红色音乐文化、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与师范教育、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学科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实践取向、能力为本,注重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专业化合格教师。(2)本专业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同时能够将陕北音乐文化融入到相关音乐活动及教学中,通过成立陕北民歌学院、陕北民歌合唱团等不同的方式研究、传承和弘扬陕北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及各种活动中发挥创新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音乐教育及研究、表演艺术人才。
就业去向: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可从事音乐教育领域、音乐研究、文博艺术管理、群众文化等部门从事音乐教育和科研等,以及政府部门或者企业工会等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在相近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