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信息 - 学校新闻 - 正文

榆林学院召开2025年教研室主任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 2025-04-03点击:

为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规范,加速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的落实,积极探索教研创新的新路径,携手绘制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4月2日,学校在逸夫楼一楼报告厅召开榆林学院2025年教研室主任工作会。党委副书记闫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课程组组长、教学团队负责人和教务处、质评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由教务处负责人主持。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解读了《榆林学院教研室主任管理办法》,清晰阐述了教研室主任的任职资格、考核标准及其享有的权利与义务,表示要以制度规范教研室运行,激发团队活力,推动教学团队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质评办副主任解读了《二级学院审核评估整改任务清单》,围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实践教学创新等关键领域,提出了具体而细致的整改对策,要求各学院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动态改进机制。

闫龙为13名优秀教研室主任、课程组组长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评优表彰既是对他们过去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奋斗之路的鼓舞与鞭策。学校通过表彰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先进团队,旨在激励全体教学基层组织以获奖团队为榜样,充分利用认证契机深化改革,推动学校发展,携手共创榆林学院“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美好未来。

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李冬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叶培顺和法学教研室主任戴斌作为优秀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三位教研室主任结合各自教研室的具体情况,分享了专业认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室活动以及教研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为其他教研室树立了优秀典范,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会议还邀请超星泛雅集团工程师逯敏就教研室主任如何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进行建设与管理做了培训,目的是搭建“榆林学院虚拟教研室平台”,将实体教研室搬到线上,积极探索虚拟教研室建设。教务处全力推广支持虚拟教研室建设,旨在达成以下目标:一是主动对齐标准,与高水平大学教研室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学习;二是诚邀校外教师及行业企业精英加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高品质的教研互动,各展才华、各施所长;三是共建共享,协同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等资源,形成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及智慧课程,最后形成数字教材;四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中心”转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闫龙在总结中强调,教研室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神经末梢”,是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学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他对教研室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完善制度体系,筑牢教研室管理根基。教研室主任作为基层教学组织的“领头雁”,要强化责任担当,创新管理方式,聚焦核心任务,完善质量闭环。二是协同三力驱动,激发教研室创新活力。发挥教研室主任领导力,发挥教研团队协作力,发挥教研活动创新力。三是构建保障体系,夯实教研室发展根基。教务处要全力当好教研室建设的“后勤部”,切实做到政策倾斜,资源赋能,减负增效。四是对标审核评估,强化整改任务攻坚。各教研室要突出问题导向,确保“三个到位”。他希望,各教研室主任、课程组组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虚实结合、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每个虚拟教研室必须引进X个合作企业行业和校外导师;每个虚拟教研室必须引进至少1名校外专家;每个虚拟教研室必须对标1个高水平大学的教研室,全面推动教研室建设提质增效,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和审核评估整改终期验收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为榆林学院教研室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制度完善、经验共享与技术赋能,进一步夯实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