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能源作为全球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能源利用的革命,将人类带入到了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时代。随着能源种类的多样化及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能源转换利用的综合学科应运而生,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能源动力类专业,是以工程热物理相关理论为基础,依托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立足本地面向西部,瞄准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和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需求,致力于研究能源的高效清洁转换利用、能源动力系统与设备运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存储与利用,培养面向能源利用、电力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条件: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于2010年,已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650余人,学位授予率98%以上。专任教师中87.5%具有博士学位,毕业于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本领域著名高校,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任教师主持参与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多项横向科研项目等,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具有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1个,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2人被授予“榆溪学者”;在工程热物理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26余篇,获授权国家专利60项。
专业建有学科实验室及专业实验室,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室(共四分室)占地面积550m2,专业设备值达1300万元。同时与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横山煤电有限公司、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双翼煤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延长石油榆林凯越煤化有限公司、陕西新元洁能有限公司、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建成实训基地并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专业见习、实习基地,采用多种模式培养高等应用型能源动力类高层次人才。
人才培养:
专业设置有电厂热能动力、电厂集控运行、能源高效利用三个培养方向,研究领域涵盖能源转换利用、能源动力系统及设备、动力机械运行与维护、设备集控运行、新能源设备运行维护等。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保证在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院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文体学术活动。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国家级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对于考虑继续深造的学生,学校提供考研指导及资助,提高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数学、英语类竞赛获奖证书
就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力发电厂的运行与维护工作,近三年首次就业率均维持在93%以上,一直保持着稳定优质的就业态势。就业主要面向陕西及周边省份,单位主要有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中国神华、中煤集团、陕西延长石油、陕煤集团、榆能集团、山东枣矿集团等国企下属电厂、化工厂发电部门,及北京电建、山东电建、西北电建等电力建设单位。部分学生选择读研继续升造,近5届18%左右毕业生升入其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被录取院校有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常州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